武漢廢舊物資回收利用變廢為寶意義重大
在城市化建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不少地方進入了建設高峰期。老舊小區改造、拆遷戶、修路、擴建商廈等,使建筑垃圾量逐年增加。目前,我國建筑垃圾的增量每年高達數十億噸。如何處理這么多的建筑垃圾,成了一個難題。一種基于資源的處理模型正在出現。
建筑垃圾變廢為寶學會解鎖
據了解,目前國內建筑垃圾的年增量已達數億噸,是我國單一物種排放量最大的固體廢物。以往對巨額垃圾的處理方式為填埋/填埋,不僅占用大量土地資源,而且對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
建筑垃圾管理勢在必行。 2019年2月以來,各級有關建筑垃圾的政策相繼出臺。據了解,目前我國已有多個試點項目,建筑垃圾回收利用項目約600個。年回收能力可達5.5億噸,但現在每年實際處理的建筑垃圾只有3.5億噸。由于建筑垃圾包括廢混凝土砌塊、廢磚、金屬、裝飾品等各種建筑垃圾在維修和拆除過程中產生的廢物,品種雜亂無章,會給企業的回收和處置帶來一定的困難。如何提高國內建筑垃圾的利用率,完成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良性循環?
今年9月1日起,新固體廢物法正式實施,加強建筑垃圾污染環境的防治,要求采用先進的技術、工藝、設備和管理方法,推動建筑垃圾減量化。源頭,建立建筑垃圾回收利用體系。某企業負責人表示,過去一些地方城市管理不善,一些垃圾分類不規范。這樣,我們行業未來的發展會越來越健康。
以日本為例,減少建筑工地的垃圾產生量并盡可能重復利用是處理建筑垃圾的主要原則,建筑垃圾的生產、分類和處置都有嚴格的程序。我國城市環衛協會會長徐文龍表示,關鍵是要對建筑的全生命周期進行管理。從最初的設計和施工到最后的使用壽命,對材料再利用的全生命周期進行監督管理。
任重道遠,武漢廢舊物資回收利用變廢為寶意義重大。